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、也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。乾隆在位时曾六下江南,难道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生母?还是为了追求美食和美女?
据《清史》记载:乾隆自公元1751年至1784年,曾先后六次下江南,平均每五年就去一次。公元1784年,乾隆第六次下江南,这也是他最后一次,那一年乾隆已是76岁高龄。
江南风景秀丽,美女如云,是许多君主帝王出巡的必到之处。皇帝出巡,也叫巡幸。历代皇帝都愿意到江南去游山玩水,寻芳猎艳。
乾隆皇帝就曾经六下江南。那么,其真正目的又是什么?下面就给朋友们揭开谜底,一起了解历史真相!
相信朋友们看过很多野史或者戏说,都说乾隆六下江南不外乎两个原因:一是找寻生母,二是寻花问柳。
您要是也这样想,那就太低估他了。其实,乾隆作为一代明君,是个非常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,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经过深思熟虑,并具有其政治目的的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乾隆六下江南确实有一定的享乐成分在内。因为江南地大物博,无论名胜古迹还是美女、美食,都堪称一绝。
乾隆也是一位比较风流的皇帝,每次下江南后都会物色很多江南美女充当后宫。
据《清史》记载:乾隆皇帝的明贵人和禄贵人,都是闻名江南的大美女,也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带回后宫的。
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到姑苏城。因为那里有他最喜欢吃的一道名菜:松鼠鱼!
朋友们,我认为乾隆六下江南是娱乐为辅、工作为主。最主要的还是笼络人心、训练兵威、审视水利等政治工作。接下来我就给朋友们详细分析一下:
乾隆南巡每年都在正月十五从北京出发至杭州。从水路往返,行程共计五千八百里左右,历时四、五个月。
据《清史》记载:据乾隆所走的御道非常有讲究。标准是宽三尺,中心正六尺,两旁各七尺,均要求坚实平整。不仅如此,道路必须笔直不得随意弯曲,因此许多居民房屋被毁,坟墓被挖掘,良田被毁坏。
乾隆每到一处必须有人专门介绍地理位置,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,可谓是耗尽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。
据《御制南巡记》记载:晚年时的乾隆曾在中把南巡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功绩之一,但也对南巡后悔不已。
老年时期的乾隆曾对军机处章京吴熊光说:“朕临御六十年,并无失德,惟六次南巡,劳民伤财,作无益,害有益,将来皇帝南巡,而汝不阻止,必无以对朕。”
张勉治,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历史与艺术史系副教授、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历史学博士。也是周锡瑞、高彦颐等中国史研究名家的学生。主要关注并研究领域为清朝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物质文化。
但是据张勉治在《马背上的朝廷》书中,他对乾隆六次下江南的总支出进行了详细核算:
乾隆六次南巡共计花费了约一千九百至两千万两白银左右。而且每次南巡的开支仅占该年国库白银盈余量的百分之五~百分之十之间。
因此张勉治认为:“乾隆皇帝决定着手南巡,不必理解为是‘财政上不负责任’的表现,而应看作是‘财政丰裕’的产物。”
乾隆南巡主要目的如下:
一、训练兵威,提振士气;
皇帝出巡的准备工作,跟准备打仗是一样的。每次出巡工作的负责人,一般都是八旗高官,他们在军事方面特别有经验。
因为乾隆深知,满人的战斗力是大清立国之本,也是保持政权稳定的根基。
就算现在国内已趋于和平态势,但好日子过久了,士气就会逐渐衰落。所以还要居安思危,在军事上绝对不能有任何放松。
要让清朝的核心军队八旗子弟充满斗志昂扬的战斗力,随时应变突发情况。
乾隆下江南一路上,住行军帐篷、检阅八旗官兵。要求八旗子弟一路骑马前行、演练箭术,目的旨在展示武德,不忘根本。
二、视察河工,确保安全;
朋友们都知道黄河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决堤事件,给江南的百姓们带来的巨大灾难。
为了防止洪灾,从康熙皇帝开始,就十分重视水利工程。乾隆六下江南,就有五次来黄河视察水利治理工程,并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。
最终黄河在乾隆的皇恩浩荡笼罩下,江南百姓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终于得到保障。
三、减免赋税,笼络民心;
乾隆六下江南,曾多次下令免除税收,共计减免江南地区赋税白银一千万两左右。
百姓得到好处,自然不会反对乾隆南巡。而乾隆也通过减免赋税,来表明自己是一位圣明的皇帝,从而笼络民心。
四、寻访人才,报效国家。
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,为国家报效出力,就连选举的考题都是由乾隆亲自出的。
乾隆六次南巡,据统计,增加的考生就有五千多名。后来这些人有的成为朝中重臣,有的成为文学家。
比如当时在水利工程中,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士高斌,就被乾隆甚为赏识,并赐封他为江南河道总督。
《湘绮楼文集.今列女传》中说:乾隆帝的生母钮钴禄氏,老家在承德,家道平常,十三岁时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选秀女,被分到雍亲王府当使唤丫头,后来竟生下了乾隆。
乾隆身世的谜团已经明朗了:熹妃钱氏应当就是乾隆的生母。至于“钮祜禄氏”,要么是钱氏后来照此改姓,要么是真有钮祜禄氏顶替钱氏当了皇太后。
据《清世宗实录》是最权威的官方文献,对这段册封情节记载如下:
“(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)谕礼部:奉皇太后圣母懿旨,侧妃年氏封为贵妃,侧妃李氏封为齐妃,格格钮祜鲁氏封为熹妃,格格宋氏封为懋嫔,格格耿氏封为裕嫔。尔部察例具奏。”
由此可见,齐妃李氏不是乾隆生母。道理很简单,《清世宗实录》已经把钮祜禄氏放到了熹妃名下。因此,齐妃不是钮祜禄氏,没有证据证明他跟乾隆有生养关系。
清宫档案则是这样写的:“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:尊太后圣母谕旨,侧福金年氏封为贵妃,侧福金李氏封为齐妃,格格钱氏封为熹妃,格格宋氏封为裕嫔,格格耿氏封为懋嫔。该部知道。”
把《实录》和档案放在一起对照,虽然裕嫔和懋嫔名号的归属搞颠倒了,但最关键的区别更在于熹妃是谁。档案里的“钱氏”,变成了《实录》里的“钮祜鲁氏”(即钮祜禄氏)。钱氏很可能就是钮祜禄氏。
一次次的下江南巡视是幌子,真正的原因是“找他妈妈”去了。
首先可以肯定的说,曹雪芹不是江宁曹家之后人,曹雪芹和江宁曹家没有丝毫关系。《红楼梦》是小说,所谓小说一切人物,事件都是虚拟的。
上一篇
溥仪揭秘故宫冷宫为何不对外开放
下一篇
世界上最大的长颈鹿多重